前言
图|萧克将军
“寂寞沙场百战身,青史盛留李广名。夜读将军罗霄曲,清香伴我到天明。”
胡耀邦读了开国上将萧克的小说《浴血罗霄》后,挥笔写下一首诗。
1985年,萧克将军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,开始着手整理自己在战争年代就开始写的小说初稿,经过几年多的修改,定稿正式改名为《浴血罗霄》,于1988年首次出版。
《浴血罗霄》本就是以萧克亲身经历为原型,又加上前后四十余年的沉淀,一经出版,立刻引发好评如潮,小说也于1991年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。
萧克也因此成为唯一一个获得过茅盾文学奖的开国将军。
尽管萧克从少年时代就投笔从戎,但在他身上,却始终有着一份书生本色。
一
1936年6月,斯诺在宋庆龄的安排下抵达陕甘宁边区,进行了为期数月的采访。
其实就在斯诺前往陕甘宁边区期间,他的妻子海伦也特别想跟随前往,不过因为一些因素,海伦并没有顺利前往,就在斯诺回到北平后,海伦通过整理斯诺带回来的资料、照片时,海伦再一次萌生了到陕北访问的念头。
斯诺在到陕北的这段日子时,红军长征尚未完全结束,贺龙、萧克领导的红二方面军以及红四方面军尚在途中,包括当时跟随红四方面军一起行动的朱德、刘伯承也不在陕北,斯诺和海伦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,正如海伦后来所说的那样:
“当我读着这些事迹时,我意识到我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去做一次和埃德一样的旅行,把其他一些传记材料收集来。”
图|1937年5月,朱德和美国记者海伦在延安
带着这种激动的心情,海伦于1937年5月踏上前往延安的道路
毫无疑问,相比于斯诺,海伦显然更加幸运,在陕北期间,她除了受到毛主席等党中央领导人的接见,还采访了数位红军的高级将领。
在海伦带回的资料中,她曾盛赞朱德,称他是“一个真正的人道主义者”,还称徐向前是“知识分子型的将军”,贺龙是“红军将领中最有魅力,最难琢磨的一个”。
不过,在海伦采访的军事指挥员中,她最欣赏的还是只有23岁的萧克,并在文章中盛赞萧克指挥的红六军团是一支快速机动部队。
海伦后来在《中国老一辈儿革命家(自传)》中是这样评价萧克的:
“像周恩来、徐向前和毛泽东一样,萧克是中国人所称的‘军人学者’的再世。”
萧克也确实无愧于“军人学者”的称谓。
图|年轻时的萧克将军
与绝大多数农民出身的开国将军不同,萧克将军出生于一个清贫的书香世家,幼年时接受的是最传统的私塾教育,后来在家庭的影响下,接触现代化的教育,1923年考入嘉禾甲种简习师范学校,但从师范学校毕业后,萧克就南下广州,正式参加了革命。
尽管萧克将军学历并不算很高,但在参军入伍后,硬是凭借着顽强的毅力自学,成为了能诗善书的文人将军,土地革命时期,萧克将军平常便拿着一本本书去读,还写了许多诗篇以及文章并公开发表。
1937年5月,就在接受海伦采访后不久,萧克开始动笔写小说。
据萧克将军回忆,他之所以会写小说,完全是因为受到苏联小说《铁流》的影响。
苏联小说《铁流》所描述的是俄国工农武装以及红军指战员的光辉形象,但萧克将军认为,中国革命战争的规模,比俄国更大,时间也更长,远比小说《铁流》复杂,于是萧克将军下定决心,写中国的《铁流》。
图|《浴血罗霄》
要说起来,萧克对文学创作一直就抱有很大的热情,只是因为“时少事繁”,所以没有时间来写。即便是后来下定决心动笔,也因为工作繁忙,不得不暂时中断。
1938年,青年作家刘白羽奔赴延安,后来被安排到晋绥抗日根据地工作。在岢岚县,他见到了萧克将军。
早在延安时,刘白羽就听说萧克在写一本小说,谈话时还专门问起,但有意思的是,萧克将军只是笑了笑,没正面回应。
与绝大多数作家一样,他们在自己的作品完成之前,是不愿意拿出一部半残的作品来见人的。
尽管平常工作事务繁忙,但萧克仍然竭尽所能抽出时间来写,多数时候是在半夜工作完成后,有时是躲避敌机轰炸的间隙,以至于当时八路军120师政委关向应打趣他:
“老萧,你要不当兵,准会去搞文艺工作。”
1991年,刘白羽的长篇小说《第二个太阳》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,也就是在颁奖现场,刘白羽见到了萧克,还谈到了50年前的这桩往事:
“我们在岢岚第一次见面你就在写,可是我问你,你没告诉我。”
萧克完成小说初稿后,又接连改了许多次,只是未来得及发表,后来一直搁在家里,一直到建国后,还有不少人好奇这本小说,只是萧克将军从来没拿出来示人。
一直到1985年,萧克将军才下定决心整理这部小说,并为此闭门谢客。
二
张国琦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调到萧克身边当秘书的。
两人见面后,萧克将军对他说的第一句话是:
“我就要从一线退下来,将来我们可以一起搞历史和学术研究。”
萧克将军一句话打消了张国琦的顾虑,因为他尽管经历丰富,还在复旦大学历史系深造过,却没有在大机关工作的经验,况且是在具有老资历的首长身边工作。
在初担任萧克秘书后,张国琦便本能的发现,萧克将军日常对于读书的酷爱。
图|抗战时期的萧克将军
萧克在战争年代便手不释卷,哪怕再繁忙,也会抽出时间来读书,而且所读的书涉猎范围也很广,诸如影响他创作小说的《铁流》以及中国古典名著《红楼梦》,都是他案头的必备读物。
这个习惯后来一直沿袭到萧克晚年。
张国琦到萧克身边工作时,将军已经年逾七旬,却每天读书到半夜一点钟,家里人为了他的身体健康,后来故意在晚上12点拉闸,骗他说是这个时间段都停电,萧克笑呵呵的不说话,第二天就从接上买来蜡烛继续看,家里人也毫无办法,只好任由他去。
不过时间一长,张国琦就有些受不了了。
“刚当秘书的头几天,我想着首长没睡觉,我作为秘书,也不能睡啊。如果有什么急事要找我谈怎么办,于是也熬着。坚持了三四天,我受不了了,主动和他报告后,就去休息了。”
更为关键的是,萧克不仅酷爱读书,有时还自己做读书笔记、写读后感,对书中记载的知识做系统的树立。
张国琦记得很清楚,萧克将军很推崇东汉史学家王冲的两句话:
“誉人不增其美,毁人不益其恶”
在过去战争年代,萧克与林彪曾共事过,对林彪有一定程度的了解。
谈到林彪时,萧克对他有一句评价:
“林彪还在革命阵营时,我认为他政治上开朗,有军事指挥才能。同时也感到他有两个缺点,一是过分自尊,二是不大容人,性格上偏于沉默寡言,城府很深。
尽管萧克毫不掩饰的谈到林彪的两个缺点,但在多数的时候,萧克还是肯定林彪身上所具备的优点。
比如在《朱毛红军侧记》中,萧克将军就谈到林彪:
“他是从见习排长逐级提拔上来的,平时注意训练,管理也严格,临阵有决心而且灵活。”
在《我与红军》中,萧克也同样提到了林彪:
“待人和顺,做事认真,并勤于学习,平日部队的管理很严……”
多年后回首往事,萧克也说:
“我与林彪多次共事,无论在井冈山红四军,还是第四野战军,我自信对他的领导没有不尊重,与他合作也是好的。”
对林彪如何认识,萧克始终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。
1993年,有人求教萧克:
“湖南衡宝战役怎么写?”
萧克回答:
“应该实事求是写,功是功,过是过,功过分明。”
三
张国琦在萧克将军身边工作了20多年,对萧克将军晚年的生活非常熟悉。
“萧克生活一贯俭朴,经常穿打补丁的衣服,每天粗茶淡饭,定量供应。”
更为难能可贵的是,萧克将军平素无论在家还是在外,从来不抽烟喝酒,这在所有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开国将军中也是非常罕见的。不仅如此,萧克将军还以此规定来要求身边的亲属和工作人员。
图|1938年,萧克与朱德等在一起。左起:萧克、朱德、贺龙、刘伯承、任弼时
张国琦调到萧克身边工作后,经常陪同一起到地方视察,一般来说到了地方后,免不了要碰上宴请,但萧克始终对这一情况深恶痛绝。让张国琦影响非常深刻。
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天,张国琦陪同萧克到地方视察,地方干部非常热情,特地拜宴席招待,一下子就端上来十几道菜。
看着眼前的一幕,萧克没给任何人面子,现场就直接发火:
“太奢侈了,吃不完不就浪费了吗?一天到晚大吃大喝,能行吗?要勤俭持家、勤俭建国、勤俭办一切事业。国家不勤俭,要亡党亡国!”
见萧克生气,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知所措,张国琦赶紧带着人去做双方的工作,还是萧克想了个办法:
“也别浪费了,这菜我们包了。”
萧克现场指挥,将面前两道菜包下来,还吩咐身边所有人,每人包两道菜,大家都知道拗不过他的意思,只好招办。
从这儿以后,所有人都知道了萧克的脾气,每没人敢再大摆宴席,萧克每次到地方视察,总忘不了嘱咐身边的人,按照规定交伙食费。
1981年12月,萧克回到了阔别多年的老家湖南嘉禾县,家里的乡亲们听说消息,当天晚上就赶到县招待所。
面对热情的乡亲们,萧克热情的同他们说话,在谈到第二天回村子里看望乡亲时,萧克与他们约法三章:
“明天我回家(小街田村)去见见嫂子他们,吃一顿饭就走,不准搞别的。你们准备了别的没有?”
在场的乡亲们都默不作声,他们早就准备好了狗肉和茶油招待,见萧克提前规定,一个个都不知道该如何开口,萧克将军见无人应答,高兴的又说:
“你们没有准备?那好,明天只在家吃一顿瓜麻糊……”
张国琦记得,到了第二天去村里,乡亲们果然按照萧克将军嘱咐准备的瓜麻糊,只有南瓜和糯米两道原料,萧克将军一高兴,连喝了两碗。
即便就是率团去国外访问,萧克将军也依然沿袭这一习惯。
图|萧克将军与家人合影
萧克率团去加拿大访问期间,驻加大使馆提出要宴请代表团,可将军严词拒绝,他告诉大使馆:
“我们国家外汇很紧张,国内来客不应接受宴请。”
当时加拿大对代表团用餐非常重视,安排吃西餐,但萧克和代表团副团长陶汉章吃不惯,于是代表团有人提议,应该向加方建议,安排在中餐馆吃,但萧克将军又予以拒绝,他认为应该客随主便,于是在吃完饭后,代表团众人在住所集体啃方便面……
从国外返回时,萧克还有一个习惯,就是要检查代表团成员们的包裹,张国琦解释:
“他要看行李是不是跟来的时候一样。如果多了个口袋,多了件东西,必须解释清楚是怎么回事,是不是拿了不该拿的。“红军时期的‘不拿群众一针一线’,他一直记在心中并践行着。他曾说,士兵的本色,我都要努力坚持。他是这么说的,也是这么做的。”
四
萧克将军晚年也很重视教育工作。
1980年10月,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(今中科院院士)、北京农业大学第一任校长、农林专家、教育家乐天宇带着补发的5万元工资回到了阔别多年的老家湖南永州宁远县,打算在当地开办一所学院。
乐天宇在家乡考察后,校址就选在距县城30多公里的九嶷山舜帝庙,这座庙宇当时残留着两栋建筑,因为资金有限,只做了简单的修补就勉强开学。
萧克将军一开始就对学院的开办情况十分关注。
图|1989年古田会议60周年纪念会后,萧克到龙岩上杭一带老区
1981年春,萧克风尘仆仆的赶到乐天宇住所,乐天宇还特意说起了不久前自己在九凝山考察的情况,萧克一听,顿时兴奋起来:
“这是一件大好事,送一所大学回九凝山很有意义,我完全赞同。”
两个已经年过八旬的老人,谈及对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,兴奋的像两个孩子。
船到中流浪更急,人到半山路更陡。面对半山猎猎疾风,一个问题萦绕在广大投资者的脑海——风雨之后,何时长虹?
1981年3月,九凝山学院文化补习班正式开办,学生只有几人,每人每学期学费7元。到9月1日,九凝山学院招收了文史、农林、医学100多名新生,学费每人每期15元,尽管如此,当时学院对招收的少数民族学生、贫困生、革命烈士后代一律免收学杂费。
1981年12月13日,萧克将军还专程来到九凝山学院看望办学的乐天宇以及全校师生。当时学院艰苦的办学环境,整个学院能够利用的校舍就只有九凝山舜帝庙残留的两栋建筑,甚至因为校舍不够,只能租用临近中学以及附近农家宿舍。
看着如此艰苦的环境,萧克不由得心生触动,他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大字:
“九凝山学院起始简也,其终巨也。”
图|萧克将军和秘书张国琦当年在讨论讲话稿
1992年,萧克将军还将这句话书写成条幅,赠送给九凝山学院。
乐天宇创办学院的初衷,是针对到当时湘南山区教育落后的情况,本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想法,但九凝山学院的办学一开始非常困难,一方面是当时社会还没有民办院校的先例可循,另外一方面也同缺乏资金有很大关系。
在九凝山学院开办之前,萧克就曾谈到办学资金不足的情况。
1982年7月28日,萧克以书至乐天宇,并在信中提到:
“去冬我到九凝山,归途中曾想到学院的基本建设太困难,像现在这样艰苦奋斗固然好,但可考虑公助,减轻此困难,你意如何?”
尽管如此,学校的建设依然是举步维艰。
1984年7月15日,乐天宇因病去世,九凝山学院何去何从也成为一个问题。
当时全校师生都希望学院继续办下去,于是想方设法将意思传递给萧克将军,萧克听说后,直接写信给湖南省委,建议支持学院继续办下去,湖南省委书记熊清泉接到信后高度重视,并予以支持,还在冷水滩建设了分校。
1985年,为了解决九凝山学院资金不足的问题,萧克特意写信给国家民委主任杨静仁,希望国家民委能够予以资助,不久之后,国家民委专程拨款5万元,用于九凝山学院建设。
在萧克将军的关怀下,九凝山学院克服了一切困难,并得以顺利发展。
图|萧克将军晚年
从革命战争中走来,少年时代的萧克将军投笔从戎,征战沙场,建功立业,却始终不忘初心,这份精神让人动容。
2008年10月24日,萧克将军在北京病逝,享年102岁。
作为陪伴萧克将军20多年的秘书,张国琦自然有很深的感触。
2019年,在将军去世11年后,张国琦在接受采访时被问道:
“您眼中的萧老是一个怎样的人呢?”
张国琦坦言:
“我觉得配资app安全吗,他一辈子未改书生本色。”
发布于:天津市